依兰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热点新闻、教育科研、体育健康、商旅生涯、房产家居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9-19 08:53:49
“要说,最大的不公平,那就是视同缴费!他们这一批人,明明一分钱社保都没有缴费,为啥还能算作视同他们已缴费,差距11年,养老金差2500元,这不是拉开差距的根源所在吗?”
一提起视同缴费,网友们便会“愤愤不平”,总认为视同缴费年限就是“白拿”,其实,这是对视同缴费年限及过渡性养老金最大的误解。
视同缴费年限,到底是怎么回事?哪些人才能拥有?养老金多领多少呢?下面【社保精算师】为你深度解析:
01、过渡性养老金的由来
过渡性养老金,顾名思义,就是过渡期临时设置的养老金,是因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存在,不影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,故而设置。
而视同缴费年限来源于三种,一种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年限,一种是服兵役的年限,还有一种便是知青下乡的年限。
第一种是因为我国养老保险历史沿革不断变化与完善,从国家养老到企业养老,再到个人与单位均要缴费,共同承担社保基金的压力。
于是,在1993年前后,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建立,就成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临界点,在这之前的连续的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,可以视同缴费,即便是一分钱没掏腰包。
第二种和第三种,都是相关的政策制定,照顾军人保险制度以前需要安置的工作的复退军人,国家认可从参军入伍开始计算工龄,知青上山下乡务农时间也计算工龄。
养老金发展到现在,已经到了人人都要参保缴费才能领取养老金的时代,即便是机关事业单位,也在2014年10月1日取消了“双轨”,步入了缴费时代。当然,这之前的年限也视同缴费。
02、视同缴费11年,养老金多领2500元?
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,那么,养老金是由两部分组成:个人账户养老金、基础养老金,而多了视同缴费年限之后,就会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。
有的人仅仅是过渡性养老金这一笔,就能高达2500万元,这到底咋回事?视同缴费的工龄格外值钱吗?那么,没有视同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是不是就吃了大亏?
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,我们发现工龄、缴费基数是关键,于是,工龄20年,和工龄40年的,就会有显著区别,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基础养老金的提升,还有过渡性养老金,下面实例讲解:
案例1:仅有实际缴费29年,平均缴费指数1.2,假如2022年大连退休,基础养老金=8234*(1+1.2)/2*29*1%=2627元;
案例2:实际缴费29年,平均缴费指数1.2,视同缴费11年,假如与案例1同时在大连退休,基础养老金=8234*(1+1.2)/2*40*1%=3623元;
单单基础养老金的差距仅仅在1000元左右,但是有了过渡性养老金,会影响多大呢?根据大连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可知:
过渡性养老金=(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/2*(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+特殊工种折算年限)*1.4%=(8234+8234*1.2)/2*11*1.4%=1395元。
也就是说,因为视同缴费多了11年之后,基础养老金提升了1000元左右,过渡性养老金多领1395元,总体来说,提升了奖金2500元,这确实是令人喜出望外了。
03、视同缴费年限,是否引发不公平
首先,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假如同样是两个灵活就业人员,一个是工龄29年,一个是40年,都没有视同缴费的情况下,两个人养老金差距可能不到2500元,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基础养老金差了1000元左右,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多交了11年的费用,大概11万元,40%进入个人账户大概是4.4万元,再按照139个月计发,也就是316元。
这说明一个道理,那就是,过渡性养老金还是比其他养老金的计算要划算一些的,但是,不代表所有的地区都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,因为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,各地区存在差异性。
就拿江苏省这种特殊的计算方法来说,他们通过复杂的计算反推出当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,从而核定过渡性养老金,反而比大连这种计算要低很多,所以,每个人情况不一样。
总体来说,视同缴费年限并非引发不公平,反而是对他们那些年连续工龄的认可,在退休时,一定要记得将人事档案提供给审批部门,否则,视同缴费年限无法认定,吃亏就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