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安农商银行:全力打造苏中地区最优秀的社区银行

2023-02-02 18:10:03

长丰宣传册设计

  一直以来,农信机构都是银行业系统中法人机构最多、分布范围最广、服务群体最分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。在经济下行、疫情冲击、利率市场化、同业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,2022年以来,海安农商银行保持初心不变,深耕三农市场,坚守普惠之路,稳中求进,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。

  金融助理再出征实现触角全覆盖

  2021年7月,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部署,激活乡村振兴“组织动能”,打造乡村振兴“活力引擎”,构建乡村振兴新型“银村关系”,海安农商银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举办了“海纳雁能银领振兴”活动,该行选取了48名优秀金融干部到村党支部实践锻炼,推动了乡村振兴的金融资源和人才力量。这一年里,参加实践锻炼的金融骨干主动领办民生实事、主动参与项目推进、主动协调争取资金,深入落实“学党史、办实事”,成功落地实事项目44件,完成率超92%。

  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今年9月,海安乡村振兴局从海安农商银行择优选派210名金融工作人员到210个行政村担任乡村振兴金融助理,此举既加强了海安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,也扎实推动基层组织资源、金融资源、人才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的有益创新,更能培养一批“懂农业、知农村、爱农民”的人才队伍。该行不仅物理网点遍布城乡,普惠金融服务点已经实现村级领域全覆盖。210名金融助理到村实践锻炼,将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,让更多的金融活水灌溉到千家万户。

  海安市李堡镇杨庄村金融助理、海安农商银行李堡支行95后客户经理奚杰在村组报到第一天感慨道:“金融助理是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‘最后一公里’的中坚力量和关键环节。在今后的村组工作中,一方面要积极收集一手信息,全面掌握地方政府、乡镇企业、涉农企业和农村居民等各类主体的乡村振兴金融需求;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村里沟通联动,积极开发适合杨庄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。面对村组的老龄群体,还要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,守护好赞杨庄村老百姓的‘钱袋子’,让杨庄村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”

  金融服务+,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

  海安地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“海安农商银行,海安人自己的银行”,如何做老百姓自己的银行、身边的银行,该行给出了答案——在追求利润发展的同时,不忘社会责任和担当。

  在当地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积极推动下,该行打造了“江海驿站”,属于“金融+生活”一体化便民服务平台,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。“驿站”各具特色,根据地区情况的不同,分别打造社区服务新平台、“乡村振兴”帮扶站、外来务工“暖心港”等功能性服务平台。

  同时,该行在海安市210个行政村积极推进农村多功能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,联合多部门共同打造“金融、电商、收银、物流、民生、政务”六位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点,探索打通金融普惠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持续发力。该服务点主要功能有:一是开展金融知识宣传。通过举办金融知识现场咨询服务活动,悬挂、张贴金融图片等形式,广泛宣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。二是开展支付结算服务及其使用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。如小额现金支取、转账、刷卡消费、余额查询、涉农补贴、社保、保险金、工资支付、水电费等公用事业费的缴纳、支付结算知识宣传。三是咨询、办理金融业务。架起银行与农户之间金融服务的桥梁;收集农户其他金融需求情况,为支行掌握相关信息,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提供参考等。

  “江海驿站”“普惠金融服务站”实现了村村通,只要百姓有需要,即使“亏本买卖”仍然坚持在做,不计较眼前得失,践行了“海安人自己的银行”这一庄严承诺,也正是这样的承诺与担当,延续了海安农商银行与百姓近70年的鱼水之情,也使得打造“百年老店”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更广阔的天地。

  践行普惠金融做业务先做服务

  “脚下占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”,几十年前,那时候海安农商银行还叫海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(以下简称“信用社”)。基层信用社没有电脑、没有手机、也没有好的出行条件,一个公文包、一个算盘、一本账就是当年信用社老社员的全部工具,遇到业务,老社员带上公文包,装上公章、票据就出门了。老社员们大多数是靠一双脚走,靠着在田间地头,一点一滴、一家一户地营销积累起来,有的老社员走乡串户走的多了,连农户家的小狗看见他都不叫了,海安农商银行在农村的品牌基础和市场基础,就是老一辈社员靠着一个背包背出来的、靠着一双脚走出来的,靠着真诚的服务做出来的。

  人们现在常说,农商行要践行普惠金融,践行普惠金融就要有长期扎根“三农”、服务“小微”的情怀,不计较一时得失,把服务挺在最前面。工作重心不断下沉,主动融入乡村规划布局,全面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新业态发展,确保普惠金融网格地图全覆盖,着力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。该行党委明确,到2024年,三年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80亿元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160亿元,实现农户和小微企业经济信息档案全面覆盖,全市农户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%,整村授信率达80%,授信签约率达40%,全力打造让地方党委政府信赖、让老百姓满意的“自己的银行”。

(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)

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依兰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热点新闻、教育科研、体育健康、商旅生涯、房产家居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依兰新媒体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